close

中國時報 2008.06.15  
用對的方法幫助窮孩子
曾世杰

 

     六月十一日的中國時報,說了兩個窮孩子教育的故事。時論廣場裡,沈雲驄談墨西哥經濟學者李維取消原有的食物補助,他告訴貧窮的家長,若要領現金補助,就要讓小孩上學、接種疫苗、維持健康。結果獲致驚人的成功。社會版上,林正盛導演拍攝的《我們的孩子》在台東首映: 台北市民權國小和台東偏遠山區的泰源國小,兩校孩子的生活學習差距有如霄壤。

     要問的是,李維式的政策,有沒有用在我們的窮孩子身上?我們給孩子的基本教育,是否能幫助孩子脫貧?

     一位台東的國中校長皺眉告訴我,他們學校收到的國中一年級學生,個個聰明,但是讀寫和加減乘除都有困難,要他怎麼教?剛放榜的九十七年第一次基測,有許多國中,全校平均不到七十分。可以預測這群孩子有相當高的比例,在他的人生中複製著上一代的貧窮。

     其實,中央及地方教育當局並沒有輕看偏遠地區窮孩子學力低落的問題,從民國八十五年的教育優先區到現在的課後照顧和攜手計畫,教育部挹注了大量課輔、補救教學教學資源經費。甄曉蘭的調查中指出,東部的學校資源、合格教師比例、教師在職進修比例、藏書量等,幾乎都居偏遠地區之冠。而台東縣國小的課輔資源豐富,大約每兩位學生,就有一位得以接受免費的課輔;台東國中的課輔資源更佳,每位學生至少能參與一種免費的課輔。

     問題是,中央、地方都看重,也長期投入大量資源,台東縣的學力為什麼仍然遙遙落後?原因很多。但在方法學上,沈雲驄文末強調的「用證據」決策的觀念,也許是各級政府要去思考的。目前台灣提供的教育,許多是出自於信念或直覺,而不是出自於證據。舉三例說明:

     例一,國中的補救教學資源是比國小豐富的,這樣的資源分配也許是因為國中馬上面臨基測,決策者希望有臨陣磨槍的效果。但國外研究指出,年級愈高,補救教學的成效愈差,過了六年級才補救,孩子能拉回同儕水準的機會小之又小。洪儷瑜指出,花東的孩子早在國小時識字能力就落後於全國常模;尤有甚者,簡淑真發現,五歲幼兒進入國幼班的第一周,窮孩子在五種和閱讀息息相關的認知能力上,都顯著弱於社經地位較高的同儕。

     例二,國小課輔的內容多以作業指導為主,國中的課輔則多成為正式課程的延伸,第八節全班留下來上課,這樣做,班上最弱勢的孩子仍然得不到幫忙,成為永遠的班後段。

     例三,現在國小三、四、五、六年級一星期上兩次英文課,這樣的課程安排完全違背了學習原理(有效教學必須長時、密集的原則),兒童根本學不會。比較理想的安排,應該是將三四年級的時數移到五六年級,讓孩子每星期有系統地上四次英文課。這三個例子告訴我們,空有美意,決策若無證據支持,許多的資源都會白白浪費。

     我們要做的,是找到成功提昇學力的案例,再複製這些成功的經驗。台東鹿野國中,去年的基測平均值是七十五分,今年大幅提昇到一○一分,去年PR10以下的全校有二五%,今年只有不到一○%,這個成績對都會區的學校看來,也許不足一哂,但在台東,這是血淚換來的成果。他們成功的要素,才是決策者要學習的、要複製的,謹以本文向鹿野國中的師生致敬。

     (作者為台東大學教務長,偏遠地區學力提昇研究者)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u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