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社論-摧毀台灣棒球榮光的一場敗戰

  • 2009-03-09
  • 中國時報
  • 【本報訊】

     去年北京奧運,中華棒球隊首度敗給中國隊,國人瞠目結舌者有之,捶胸頓足者更不在少數,球迷們默默將八一五訂為台灣棒球國恥日;只不過,對台灣棒球的主事者(棒協、職棒聯盟、球團老闆、球員)似乎有些不痛不癢,彷彿那只是擾夢的鴉片戰爭。如今,中華隊又在第二屆世界棒球經典賽(WBC)中以一比四敗給中國,此役不僅投打守俱不如人,更證明了台灣職棒廿年的自強事業已全盤崩解,彷彿是徹底摧毀台灣棒球榮光的甲午戰爭。

     所有人皆知,此回WBC的人員徵召極度不順,總教練職位人人避之惟恐不及,最後落到業餘隊的葉志仙身上,球員方面更是地雷滿布─旅美球員幾乎人人是謝謝再聯絡,而國內的牛、熊則築起圍籬,以致入列者全係年輕、沒經驗的新血輪,投手不穩定、守備失誤多、打擊有斷層,這些技術面的缺失,在誓師出征之前早為人知,所以要求這樣一支球隊於國際賽闖關成功本屬奢求。但連敗給韓、中,成為WBC首遭淘汰的球隊後,國人該檢討的就不該是這支球隊純技術面的問題,而必須直探心理素質闕如的關鍵:何以我們只能組成如此的次級團隊?何以我們的教練、選手人人畏戰厭戰?這才是我們最不願面對的真相。

     首先,得先省視台灣棒球四十年來的軌跡,才可能知興替、展變革。由於延續日治時代以來的棒球傳承,所以民間積蓄的棒球資源是非常豐沛的。民間的力道到了一九六○年代末期終於由潛流激射奔騰而出,這是戰後台灣民間社會的第一波表現。而後在國族榮光的牽引下,棒球悄悄地變成由國家主導的事業,儘管八○年代以後的成棒代表隊時有佳作,拚勁亦足,但因為少了民間的強力奧援,所以成績起伏甚大。中華職棒成立的用心就是讓民間社會重新抬頭,讓棒球回復日常生活步調,爾後的國族出征才不會有風瀟瀟兮易水寒的悲切味,日韓代表隊如此,台灣棒球發展亦應如是。

     孰料一再爆發的職棒簽賭事件斲喪了台灣棒球的元氣,球迷無私的信任遭撕裂。而一些故步自封的球團只囿於小本經營理念,直把球員視為生財之道,換句話說,本該立於棒球民間社會頂端的職棒,反倒成了萬惡淵藪、腐化之源,有志者只好前往美日闖天下。而台灣的職棒球員長期下來,球技是不進反退、志氣消沉。民間社會陷泥淖,偏偏國家部門也不長進,既無法提供棒球必要軟硬體需求,更讓職棒與三級棒球的供輸網絡阻塞,基層棒球的根基逐日被掏空。在民間阮囊羞澀、國家黔驢技窮情況下,畏戰厭戰心理普遍瀰漫於所有球員心中,沒了自信與熱忱,試問怎可能拿出好成績。

     更糟透的是,畏戰厭戰心理滋生日久就逐漸把挫敗視為理所當然。輸日本是必然、輸韓國不吭聲,當輸中國也不覺悲痛時,那麼台灣棒球不但有邊緣化危機,台灣價值也會隨之貶值落難。沒錯,勝負乃兵家常事,超強的多明尼加會敗給荷蘭可為印證。然而,有志氣者絕不會讓失敗不斷上身,日本隊的超級明星鈴木一朗就是最好的典範。

     三年前的首屆WBC,因一句「要贏到讓對手覺得於三十年內贏不了日本」,讓一朗被雞腸肚量的高麗棒子恨之入骨,當南韓第二度擊敗日本,並將太極旗插在投手丘時,一朗吶喊「野球人生最大的屈辱」,全面激發了日本隊的鬥志,第三次對決終於勝出。到了本屆,一朗在熱身賽及出戰中國一役幾無表現,但一旦面對南韓立即甦醒,五支三的優異表現帶動了日本的高昂士氣,竟致在七局就提前結束比賽。一朗的鬥魂才是真男兒,才是台灣球員該效法的對象。

     中國固然已非吳下阿蒙,然而那種集體運作卻乏群眾球迷為基底的模式和台灣迥異,所以不該在連輸兩場後就忘了自己的特色。重點是我們是否知恥,是否要全面興革?主政者絕不該漠視連輸中國兩場的危機,必須挹注更多的擴大內需方案於棒球:救職棒、挽基層、喚信心。須知,棒球帶來的自豪與信心一旦消失後,若果台灣人還漠不關心,那麼舉世對於台灣的前途也必然不在乎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u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