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「鋼琴師」在中文屬新詞,出自十六年前珍康萍的電影「The Piano」的中文片名翻譯——會彈鋼琴的蘇格蘭啞女,被父親賣往紐西蘭,帶著幼女和鋼琴飄洋過海作人婦。這部刻畫女性意識的作品以「鋼琴」為名自然有其深意,畢竟鋼琴在片中具有多重象徵與隱喻。最後女主角掙脫繩索,擺脫沉入海中的鋼琴獲得重生,更清楚為故事寫下戲劇化的結局。

如此簡單的片名,依照台灣的翻譯邏輯卻絕對無法過關,非得想個更具體、更直接的片名不可。不知是誰的構想,最後電影上映時的片名成了「鋼琴師和她的情人」——在此之前,中文裡並沒有「鋼琴師」如此名稱,只有「調音(律)師」,而我相信電影公司內部也必然經過一番討論,只因女主角的身分著實尷尬:她只是「會彈鋼琴的人」而非「鋼琴家」(pianist);她在故事中教鋼琴,卻也稱不上鋼琴教師。既不是鋼琴家也不是鋼琴教師,鋼琴卻又是故事核心,片商發明了「鋼琴師」這樣一個尷尬新詞,最後竟也隨著電影延用至今,特別在電影「Shine」也被翻成「鋼琴師」之後(一個想成為「鋼琴家」卻落入精神疾病,最後稱不上「鋼琴家」也不是「鋼琴老師」的故事),「鋼琴師」這個詞可說正式成為現代中文語彙。

這個新詞雖然彆扭,但對照之後的電影,故事中真正是鋼琴教授的「鋼琴教師」(Die Klavierspielerin)和真的曾以鋼琴家身分活躍舞台的「戰地琴人」(The Pianist),我們又不得不肯定創造「鋼琴師」這個詞背後的用心。至少「鋼琴師」區隔出具有專業演奏與音樂能力「鋼琴家」,也尊重「鋼琴老師」的職業專業。

可嘆如此尊重在現今媒體竟幾乎蕩然無存。一則立委外遇可讓全國興奮一週,本身已是社會悲劇。而原本的謎樣人物,在名嘴記憶「覺醒」後竟又成了無所不在的飯局女王,也足以創下台灣媒體文化的新低點。但最讓人錯愕的,是對飯局的種種形容竟莫名其妙(卻理所當然)把「音樂人」當成消遣玩物,而對一位無從考證其音樂專業能力,也不知其教學成果的話題人物,「美女鋼琴家」、「氣質鋼琴老師」等形容又充斥版面。這究竟是刻意溢美,還是對那些擁有真才實學、認真敬業的「鋼琴家」與「鋼琴老師」專業能力的輕視?媒體實在欠真正音樂人一句道歉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u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